本網綜合 Zhuzhu Cui 報導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電動汽車領軍企業比亞迪近幾個月來已放緩生產及擴張步伐,在中國部分工廠減少班次,並推遲新增生產線的計畫。
這些決定表明,比亞迪過去幾年強勁的銷售增長勢頭可能會放緩,儘管其在中國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大幅降價,但庫存仍不斷攀升,這使其失去了全球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地位。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稱,比亞迪已取消部分工廠的夜班,並將這些工廠的產能至少削減了三分之一,因為此事屬於私密信息。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此前未被報導的這些措施已對至少四家工廠實施,比亞迪還暫停了部分新建生產線的計畫。
比亞迪去年售出 427 萬輛汽車,其中大部分在中國銷售。該公司在中國至少擁有七家汽車工廠,並且今年的目標是銷量增長近 30%,達到 550 萬輛。
路透社未能確定減產和暫停擴產的具體規模,也無法確定這些措施可能持續多久。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此舉旨在節省成本,而另一位消息人士則表示,這是由於銷售未達目標而採取的措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比亞迪 4 月和 5 月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 13%和 0.2%,均為 2024 年 2 月以來的最慢增速,當時工廠因春節假期停工一周。
數據顯示,比亞迪在 2023 年和 2024 年的第二季度開始提升月度產量。但今年情況發生了變化,4 月和 5 月的平均產量比 2024 年第四季度低 29%。
比亞迪在短短幾年內通過大幅提高產量以及加快推出更多經濟實惠的新車型,已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其近期推出的降價促銷活動,將最便宜車型的起售價降至 55800 元(7800 美元),引發了中國股市汽車板塊的普遍拋售,以及競爭對手的新一輪降價。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5 月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比亞迪經銷商的平均庫存為 3.21 個月,是中國所有品牌中最高的,而全行業的庫存水準為 1.38 個月。
據官方媒體上月報導,位於東部省份山東的一家大型比亞迪經銷商已停業,其至少 20 家門店被發現已荒廢或關閉。
隨著庫存水準上升,中國汽車經銷商商會於 6 月初呼籲汽車製造商停止向經銷商壓貨過多,並根據銷售業績設定“合理”的生產目標。該組織表示,激烈的降價競爭正在擠壓現金流並降低盈利能力。
中國汽車經銷商週一敦促汽車製造商在 30 天內支付現金返利激勵,以幫助緩解財務壓力。
近幾個月來,隨著價格競爭不斷加劇,中國監管機構加大了對汽車行業的審查力度,因為這種持續多年的做法已使整個行業的供應商、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都受到了擠壓。
中國汽車製造商如今正越來越多地尋求海外市場以支撐銷售,並抵消其國內市場的增長乏力。
今年前五個月,比亞迪售出 176 萬輛汽車,其中約 20%用於出口。
(朱珠崔、張燕和布倫達·戈報導;金美英和傑米·弗裏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