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ate Abnett and Alison Withers 報導 歐盟科學家週一表示,今年將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預計超高溫將至少持續到2025年的頭幾個月。
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3S)的這一數據是在聯合國氣候談判達成 3000 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協議兩周後發布的。
C3S說,1月至11月的數據證實,2024年將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也是全球平均氣溫首次超過1850-1900年工業化前時期1.5攝氏度(2.7華氏度)。
此前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是 2023 年。
2024 年,極端天氣席捲全球,義大利和南美洲遭受嚴重乾旱,尼泊爾、蘇丹和歐洲發生致命洪災,墨西哥、馬里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熱浪造成數千人死亡,美國和菲律賓發生災難性氣旋。
科學研究證實,所有這些災害都是人為氣候變化造成的。
上個月是繼2023年11月之後有記錄以來第二溫暖的11月。
哥白尼氣候研究員朱利安·尼古拉斯告訴記者:”我們仍處於全球氣溫接近歷史最高值的區域,至少在未來幾個月內,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
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
許多國家的政府已經承諾最終將排放量減少到淨零,這將阻止全球變暖的惡化。然而,儘管有這些綠色承諾,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今年仍將創下歷史新高。
科學家們還在監測 2025 年是否會形成拉尼娜天氣模式(即海洋表面溫度變冷)。
這可能會短暫降低全球氣溫,但不會阻止排放導致的長期變暖趨勢。在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的對應現象)於今年早些時候結束後,全球目前處於中性狀態。
倫敦帝國學院高級講師弗裏德裏克·奧托說:“如果出現拉尼娜現象,2025 年的氣溫可能會比 2024 年略低,但這並不意味著氣溫會‘安全’或‘正常’。”
“我們仍將經歷高溫,導致危險的熱浪、乾旱、野火和熱帶氣旋。”
C3S的記錄可追溯到1940年,並與1850年的全球氣溫記錄相互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