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Foo Yun Chee 報導 歐盟委員會週三宣佈放寬相關規定,企業將更容易獲得政府援助以實施減排專案,並轉向綠色專案,而重工業將獲得臨時電價減免。
新的國家援助規則有效期至 2030 年 12 月,是歐盟委員會旨在通過其“清潔工業協議”重振歐洲工業目標的一部分,以幫助歐洲工業更好地與美國和中國的競爭對手抗衡,並鼓勵它們留在歐洲。
新規定將使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私人投資者更容易共同投資綠色專案。
然而,行業組織歐洲金屬協會表示,還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幫助歐洲企業,而新的立法對簡化當前的監管環境作用甚微。
根據新規定,國家支持可以是直接撥款、稅收優惠(包括稅收抵免和加速折舊)、新貸款的補貼利率或新貸款的擔保。
國家援助的金額最高可達 2 億歐元(約合 2.32 億美元),或者根據資金缺口確定,亦或是通過競爭性招標程式決定。
受益方包括推廣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燃料的專案、投資援助計畫、直接價格支持計畫以及容量機制。
申請臨時電價優惠的化工或水泥等重工業企業必須投資於脫碳。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特雷莎·裏貝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新框架簡化並加快了對脫碳的支持,但不僅如此,它還承認國家是未來發展的戰略投資者。”
她說:“這是一項工具,旨在推動氣候雄心,增強歐洲的適應能力,並確保我們的產業在全球保持競爭力。”
歐洲金屬協會總幹事詹姆斯·沃森表示:“《清潔工業協議國家援助框架》未能兌現歐盟委員會關於‘繁榮與競爭力’的政治承諾。”
“雖然我們歡迎對關鍵原材料生產的投資支持,但確保所有有利條件到位以支持歐洲強大的、可持續的金屬行業至關重要,”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