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Leika Kihara 報導 日本央行可能在再次加息前會有一段長時間的停頓,但其仍為今年採取行動留有餘地,因對可能引發通脹過高的廣泛價格壓力錶示謹慎。
儘管本周日本央行政策會議期間投資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該行鴿派決定放緩債券刺激措施退出步伐上,但該行也給出了諸多理由說明為何應堅持加息。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週二表示,日本央行近期關注的重點在於日本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美國關稅的影響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加劇,這表明日本央行無意急於重啟加息。
但他表示,物價不僅存在下行風險,也存在上行風險,並補充說,日本央行不應排除食品價格上漲導致持續、更廣泛通脹的可能性。
他告訴記者,在日本央行如預期般維持利率不變之後,鑒於食品價格已呈上漲趨勢,伊朗和以色列緊張局勢引發的油價波動若持續下去,可能會有影響通脹預期和潛在通脹的風險。“所以我們必須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在中東衝突不斷升級、導致原油價格飆升之際,有人發表了上述言論。
瑞穗證券預計,近期燃料成本的上漲將在今年秋季左右使核心消費者通脹率上升多達 0.2 個百分點,並可能因汽油和公用事業費用上漲而加劇家庭的通脹預期。
這將加劇本已上漲的大米和食品價格,使 4 月份的整體通脹率升至 3.6%,遠高於日本央行 2%的目標。
這種價格壓力可能會促使日本央行在 7 月 31 日發佈的下一份季度展望報告中上調物價預期,屆時該行將重新審視成本推動型壓力是否如預期般有所緩和。
摩根大通證券經濟學家藤田明子表示:“我們預計日本央行將在 7 月的展望報告中上調物價預測,為 10 月加息鋪平道路。”
日本央行在 5 月 1 日發佈的最新預測中預計,截至 2026 年 3 月的財年核心消費者通脹率將達到 2.2%,隨後一年將放緩至 1.7%。
這些預測是基於以下假設得出的:在整個預測期內,原油價格大致保持平穩,且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逐漸減弱。
雜文選讀
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使日本央行(BOJ)擺脫長達十年刺激措施的努力變得複雜,原定於 7 月的加息計畫因特朗普總統 4 月宣佈的關稅措施而落空。
一些日本央行觀察人士認為,植田本周的言論出人意料地溫和,排除了短期內加息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前委員木內登英表示,即便日本央行重啟加息,下一次加息也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這將給日本央行留出時間來評估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即便如此,日本央行最近還是加大了對供應衝擊的次輪效應的警告力度,因為它擔心在應對通脹過高風險方面措手不及。
在 5 月 1 日的展望報告中,日本央行表示,大米和食品價格的上漲可能會通過改變公眾對未來價格走勢的看法而影響潛在的通貨膨脹。
在迄今為止對物價壓力發出的最強警告中,上田良一上個月表示,日本正遭遇“新一輪供應衝擊”,表現為食品價格上漲,這可能需要政策應對。
鑒於基礎通脹率已接近 2%,比幾年前更接近這一水準,我們需要謹慎對待食品價格通脹對基礎通脹的影響,他說道,並指出忽視原材料價格影響的危險性。
日本央行特別關注食品價格上漲如何影響家庭的通脹預期。作為日本主食的大米價格翻倍,引發了公眾的強烈關注。
“物價上漲已不再令消費者望而卻步,這或許表明家庭對通脹的預期已經在增強。”一位熟悉日本央行想法的消息人士稱。
另一位消息人士稱:“如果整體通脹率維持在 4%左右,日本央行內部可能會有更多人傾向於加息。”
目前,日本央行可能會繼續採取留有餘地的溝通方式,以便在必要時保持政策不變,或者在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消除後迅速加息。
這可能會讓市場參與者繼續猜測下一次加息的時間。
荷蘭國際集團(ING)的分析師預計,如果日本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持續時間超出預期,日本央行(BOJ)將推遲至 2026 年初才加息。但他們補充說,如果潛在的通脹壓力加大,加息時間可能會提前。
荷蘭國際集團(ING)表示:“此前大米和食品價格上漲已傳導至服務價格和其他製成品價格。未來幾個月,我們還預計租金將逐步上漲。”
如果核心通脹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高於 2%,日本央行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仍有可能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