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Patturaja Murugaboopathy 報導 亞洲和歐洲各國政府發行的美元債券遠低於往常,它們更傾向於在國內發債,以避免受到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貨幣波動以及對美國政府財政狀況更廣泛擔憂的影響。
據迪羅基公司數據,今年前五個月,非美主權國家發行的美元債券規模較去年同期下降 19%,至 862 億美元,這是三年來的首次下降。
今年 1 至 5 月,加拿大和沙烏地阿拉伯政府的美元債券發行量分別下降 31%和 29%,降至 109 億美元和 119 億美元,而以色列和波蘭的發行量分別下降 37%和 31%,降至 49 億美元和 54 億美元。
與此同時,迪羅基公司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全球主權國家以本幣計價的債券發行量已升至 3260 億美元,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水準。
美元債券發行量的下降正值全球投資者紛紛撤離美國資產之際,部分原因是關稅問題,也因為他們對美國金融的主導地位和安全性產生了質疑。
威廉·布萊爾新興市場債券團隊的投資組合經理陳約翰尼(Johnny Chen)表示,本幣債券發行量的上升主要是由於國內利率下降,因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他指出,印度、印尼和泰國今年都下調了基準利率。
他表示:“就印度而言,隨著印度本幣債券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其本幣債券市場也進一步成熟。這一發展可能擴大了投資者基礎,促使 2025 年本幣債券發行量增加。”
兩位政府消息人士稱,在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訪華結束並達成一系列中國投資協議和貨幣互換協議之後,巴西正在考慮發行其首筆以人民幣計價的主權債券。
數據顯示,巴西今年以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發行量下降了 44%,降至 24 億美元。
沙烏地阿拉伯通過發行歐元計價債券籌集了 22.5 億歐元(約合 23.6 億美元),其中包括其首批所謂的綠色債券,這是其全球中期票據計畫的一部分,此舉符合其減少與美元相關融資的戰略。
倫敦的普信國際固定收益部門主管肯尼斯·奧查德表示:“在岸本幣債券面臨的挑戰在於,其發行規模往往較小,流動性也較差。但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市場將會吸引更多的國際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