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Balazs Koranyi 和 Francesco Canepa 報導 德國大膽地撕毀了其財政規則手冊,這可能會改變歐洲步履蹣跚的經濟格局,使這個最大的國家重新成為這個已落後於全球同行的昏昏欲睡的集團中的強國。
面對失去其軍事監護人和最大客戶美國的威脅,德國宣佈了一項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計畫,這是自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來最大的政治轉變之一。
此舉是在歐盟委員會提議改變歐盟預算規則,為重整軍備借貸高達1500億歐元,並允許各國自行增加開支之後數小時做出的。
採取這兩項舉措的原因是,人們擔心隨著唐納德-特朗普入主白宮,在俄羅斯威脅歐洲東翼時,歐洲將不再能確保得到美國的保護。
這兩項舉措不啻為一場變革,尤其是對德國而言,在連續兩年經濟萎縮後,德國被嘲諷為歐洲病夫,並因其政府在財政能力充裕的情況下仍拒絕支出而飽受批評。
德意志銀行的吉姆·裏德說:“3個月前,甚至3周前,你認為自己瞭解的關於德國經濟前景的一切都應該被撕掉,你應該從新開始分析。如果通過,這將改變遊戲規則。”
倫巴德銀行(TS Lombard)分析師達維德·奧內利亞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財政政策轉折,很可能也標誌著歐盟層面財政態度的巨變,尤其是結合歐盟委員會的新立場所提供的更大迴旋餘地來看。”
德國的提案–仍需獲得議會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將設立一個 5000 億歐元的基礎設施基金,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 1%的國防開支免於債務約束,並允許德國的地區州出現少量赤字。
鑒於德國債務占 GDP 的比例略高於 60%,僅為美國的一半和歐元區平均水準的三分之二,因此,即使到本十年末德國債務占 GDP 的比例可能達到 70%,但目前人們並不擔心德國會走上一條不可持續的道路。
美國銀行稱這一舉措大而大膽,改變了遊戲規則,將使德國 2027 年以後的經濟增長接近 1.5-2%,鑒於其目前的停滯狀態,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積極回應
如果德國增長,歐洲也會增長,因為德國龐大的工業部門依賴於歐盟各國的供應商–至少這是週三金融市場得出的結論。
從馬德里到布達佩斯,歐洲股市大漲,歐元跳升,德國與其他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利差縮小,所有這些都表明投資者認為此舉有利於整個集團的增長。
額外支出也不會以提高借貸利率為代價:投資者仍預計歐洲央行今年將再降息三次,第一次降息將在週四進行,這表明更多債務暫時還不是問題。
這可能是因為特朗普政府繼續以關稅威脅歐盟,很可能引發報復,從而削弱經濟增長並抑制通脹。
財政消息並未對歐洲央行的政策預期產生影響,荷蘭國際集團(ING)在一份報告中說。“毫無疑問,這是全球關稅威脅的作用,而關稅威脅似乎將在下個月向歐洲襲來。”
雖然很少有歐盟國家有提高借貸的空間,但它們也享有歐洲央行的一些保護,歐洲央行承諾只要它們符合歐盟預算規則,就會保護它們免受債券收益率無端上升的影響。
歐盟委員會提議修改財政規則手冊有效地擴大了歐洲央行的保護傘,歐洲央行在大流行病期間證明了它可以在接到通知後立即採取行動平息混亂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