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Alun John, Amanda Cooper 和 Dhara Ranasinghe 報導 週一,中美貿易休戰引發股市反彈,美元走強,但投資者擔心進一步談判可能曠日持久,全球經濟放緩的風險依然存在。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日內瓦與中國官員進行了兩天的會談後表示,雙方同意暫停 90 天,在此期間關稅將降低超過 100 個百分點。
這使得 5 月 14 日至 8 月 12 日期間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維持在 30%,而中國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為 10%。這一結果超出了許多投資者在談判前的預期。
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匯率上漲逾 1%,日元和瑞士法郎下跌,黃金和政府債券等其他避險資產也隨之下跌。
美國股市大幅上漲,基準的標普 500 指數收盤上漲 3.3%,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超過 4%。
美國國債價格下跌,基準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 4.48%,為約一個月來的最高水準,因投資者拋售避險資產,轉而購入風險資產。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全球股票指數上漲逾 2%。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Cboe Volatility Index)這一基於期權的投資者焦慮衡量指標自 3 月下旬以來首次跌破 20。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市帕萊奧·利昂公司的董事總經理約翰·普拉文表示:“這是一次反彈行情,最糟糕的情況——關稅超過 100%——不太可能發生。我們可能無法實現零關稅,但最糟糕的情況不太可能出現。我們已經從懸崖邊緣退了回來。”
儘管人們歡呼雀躍,但這種喜悅仍被謹慎所抑制,因為還需要達成一項更持久的貿易協議,而總體關稅水準的提高仍可能拖累全球經濟。
深圳龍洋太平洋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嘉豪表示:“這是長期向好,但有 90 天的不確定性。”
倫敦道富環球市場宏觀策略主管邁克爾·梅特卡夫估計,週一達成的美中協議意味著平均有效關稅率約為 15%。
他說:“鑒於此前的預期,這總體上是積極的。你基本上撤銷了對等關稅的聲明,而一旦撤銷了對等關稅的聲明,就又回到了原點。”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了 145%的關稅。作為回應,中國將美國商品的關稅提高到 125%,並限制了部分關鍵稀土礦物的出口。
這些措施使近 6000 億美元的雙邊貿易陷入停滯,擾亂了供應鏈,並引發了全球經濟可能崩潰的擔憂。
特朗普於 4 月 2 日宣佈的“解放日”全面加征關稅舉措引發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大幅拋售,包括美元和國債,而這些資產是全球金融體系的支柱。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打擊了企業和消費者的信心。
費城布蘭迪萬全球投資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帕特裏克·卡瑟表示:“企業仍難以就支出做出決策。市場表現得好像風險已經消失,但我認為很多企業和公司不會這樣看待當前形勢。”
態度緩和
投資者發現特朗普可能正在重新考慮其貿易策略,因為經濟指標已走弱,央行官員也警告稱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脹上升的風險加大。
上周與英國達成的一項協議,加上日本、越南和韓國釋放出的積極信號,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緩和,都幫助恢復了一些信心。
愛德華·瓊斯公司駐聖路易斯的高級投資策略師安傑洛·庫爾卡法斯表示:“正如我們自 4 月初以來所看到的那樣,貿易不確定性降低會轉化為股市波動性降低,進而緩解金融狀況並改善風險情緒。這有點像連鎖反應。”
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簡·福利表示,對於關稅不會像許多人擔心的那樣具有毀滅性,人們更加樂觀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會回到特朗普上臺前的狀態。
她說:“對於這些關稅最終會定在什麼水準,以及它們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央行政策的影響,我們仍存在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道富銀行的梅特卡夫表示,擔憂可能會從貿易轉向其他問題。例如,許多投資者想知道特朗普計畫中的減稅措施會對美國債務水準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在關稅收入下降的情況下。
他表示,美中貿易協議“並不意味著政策不確定性已經消失,它只是轉移到了新的領域”。
美國國債市場的反應似乎與特朗普政府降低政府債務收益率的目標背道而馳,而國債收益率為各類借貸成本提供了基準。
紐約 FolioBeyond 公司首席策略師迪恩·史密斯表示:“貝森特降低長期利率的目標如今已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