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旅遊 > 文章内容 返回
“打卡中國”成為全球旅遊新潮流
发布:2024-09-21

在2024北京文化論壇開幕式上,《新特點與新趨勢:中外文化交流報告(2023)》發佈。報告顯示,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直面挑戰與機遇、把握安全與發展、注重合作與互惠,呈現出快速回暖、積極向好的總體態勢。

舉辦重大國際論壇 分享中華文化智慧

文化傳播增效 2023年,中國廣泛開展國際出版合作,文化傳播更加貼近受眾需求。截至2023年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已翻譯出版4卷、41個語種、發行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讀懂中國的百科全書”。北京文化論壇、良渚論壇、和合文化全球論壇、金熊貓國際文化論壇等重大國際論壇活動,積極分享中華文化智慧,聯合發佈文化保護傳承宣言,共同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產生重要示範效應。同時,文化感知與交流方式也日新月異。“全景故宮”數字虛擬體驗、“尋境敦煌”VR沉浸展等,給海外民眾帶來身臨其境般的文化體驗。

文產互動活躍 2023年,中國文創產業集群出海,聯合全球文化產業協同發展,中外文化展覽展示互動更加頻繁。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2500餘家展商慕名參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聲譽卓著的巴黎國際博覽會也首次迎來中國官方參展團。美國費城交響樂團與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連袂推出的“紀念費城交響樂團訪華50周年音樂會”,呈現“跨越半個世紀的友誼”。海外文化產品也落地中國。2023年中國內地影院上映進口片78部,全球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均有上映。

教育合作升級 2023年,中外教育交流合作迅速走出疫情影響,高水準深入發展。國際師生重返校園,合作辦學熱度上升、形式多樣。中國新增44個本科以上中外合作辦學專案和機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合作更加豐富多元。中國也主動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為改善全球數字教育生態積極努力。

科技交流深化 2023年,中國積極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路,加快技術轉移和知識分享步伐。中國已經加入200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參與近60項國際大科學計畫和大科學工程。據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統計,全球82個國家的218個團體會員中,超過半數都表示願意參與共建“文化數字絲綢之路”。

跨國旅遊復蘇 2023年,出入境便利政策連續出臺,掀起了外國遊客來華熱潮,增進了中外民間的友誼與互信。去年,中國出入境旅遊人數超過1.9億人次,中國遊客海外消費金額達到1965億美元,“打卡中國”成為全球旅遊新潮流。2023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推廣機構、相關企業參展,非遺文化體驗受到廣泛歡迎。

體育賽事助力 2023年,中國積極參與主辦、協辦各類國際綜合或專項體育賽事,促進不同文化包容理解。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國際滑聯系列賽、國際帆船賽等國際賽事得到世界各國積極回應,演繹了許多和諧、和睦、和美的動人故事。

 文化交流社交化 友城構建共同體

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在主題、形式、主體、載體、平臺等方面呈現諸多新特點與新趨勢。

文化大國肩負新責任,文化遺產保護將更得力。2023年,各國攜手推進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修復與研究工作,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國際合作成為中外文化交流最鮮明的議題。“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一個茶主題世界文化遺產。面向未來,中國將不斷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也期待各國在主要國際組織框架中通力合作,共同保護傳承好屬於全人類的共同文化財富。

人際交流成為新熱點,各國人民友誼將更牢固。2023年,中外文化交流呈現社交化的新特點。這種方式不僅促進了資訊的即時共用,更加深了不同文化間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展望未來,中外民間交往將更加頻繁,社交媒體也將推動文化交流成為國際交往新趨勢。更多跨國文旅品牌活動和跨文化教育精品專案,將不斷夯實中外友好的民意基礎。

“Z世代”擔當新主力,未來全球朋友圈將更年輕。2023年,“Z世代”青年善於運用新技術、新媒介,他們以創作跨文化藝術作品、發起網路文化活動、參與國際志願者專案等方式,架設起連接中外的橋樑。展望未來,國際青年將進一步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流砥柱,國際交往“朋友圈”將更具青春活力。

城市交往催生新風尚,城市發展合作將更深入。2023年,城市日益顯現出文化交流的媒介屬性,更成為中外民眾文化交往的流行時尚及文明互鑒的中心樞紐。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不遠萬裏來到中國各個城市,探尋文化景觀與特色美食,體驗高鐵速度、便捷支付、無人駕駛等現代化成果,重新認識一個文化與科技交織的文明中國。展望未來,中外文化交流將不斷凸顯友城元素與合作議題,將有更多中外城市“尋搭子”“結對子”,共同構建城市發展共同體。

數字科技拓展新空間,文化交流形態將更多彩。2023年,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數字技術,以全景式、沉浸式文化體驗,讓遠在千裏的受眾能身臨其境地感知異國文化魅力。展望未來,數字技術將進一步推動內容、技術、模式、業態和場景的全方位創新,文化交流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

來源:北京晚報

上一篇:中國與東盟貿易額20年來年均增長11%
下一篇:38人參選!“國家破產”兩年後,斯里蘭卡舉行首次總統大選
相關推荐
  • 探訪大汶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链接阅读
  • 雲南省博物館新展勾勒邊疆融入中華文明歷史圖景
    链接阅读
  • 暑期探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博物館
    链接阅读
  •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開館
    链接阅读
  • 西藏南木林縣:構建湘巴藏戲傳承體系
    链接阅读
  • 上半年銀髮群體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链接阅读
  • 世界遺產西夏陵迎來客流高峰
    链接阅读
  • 走進老撾藝術博物館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國明年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時,有意對二十國集團進行“回歸基礎”的改革

2025-07-18

特朗普的關稅陰雲籠罩南非G20財長會議

特朗普削減援助後,美國援助人員數周來努力遊說以保食品庫存不被銷毀

2025-07-17

特朗普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歐盟準備採取報復措施

2025-07-16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緊縮開支,美國關稅風險加劇

2025-07-15

特朗普要求更多讓步,歐盟暫緩對美國加征關稅採取反制措施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