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後,西方的全面制裁以及國內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使得俄羅斯長期面臨通貨膨脹高企的困境。據新華社此前報導,為應對通脹,俄央行10月25日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200個基點至21%,這也是俄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調基準利率。
在美國近期宣佈對包括俄天然氣工業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實施重大制裁後,盧布匯率一度逼近俄烏衝突以來最低點,俄國內也出現對通脹可能再度加劇的擔憂。據路透社12月3日報道,俄商業銀行首席分析師米哈伊爾·瓦西裏耶夫預計,俄央行會在12月20日相關會議上將關鍵利率再度上調200個基點至23%。
除制裁外,天氣因素也加劇俄通脹壓力。俄諮詢機構ProZerno12月3日援引俄水文氣象中心的數據稱,根據今年11月25日對冬季農作物進行的例行調查,俄境內有38%的冬季作物狀態不佳或未發芽,狀況良好的冬季作物面積僅有548萬公頃,比例約為31%,這是過去23年來的最低紀錄,“情況從未如此糟糕”。去年,這一比例為74%。
ProZerno指出:“出現問題的原因主要是2024年夏秋季的乾旱。由於天氣問題,俄聯邦至少有五個主體實行了緊急狀態,一些地區從4月到10月都沒有降雨。今年5月霜凍還影響了俄近三分之一的農田,導致約10%的糧食作物和多達25%的蔬菜作物減產。”
根據俄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11月底,俄食品價格上漲了10.2%,是近兩年來上漲最快的一年,一些基本食品的價格上漲了數十個百分點,如土豆上漲了78%,捲心菜上漲了31%,甜菜上漲了27%,黃油上漲了31%。如今,冬季作物狀態不佳或進一步加劇俄通脹壓力。為減緩價格增長,俄當局已經開始嚴格限制穀物出口。
據《日本經濟新聞》12月4日報道,由於天氣不佳,預計俄羅斯的小麥產量將減少,俄將優先供應國內市場。2025年2-6月,俄小麥的出口配額將比上年同期減少6成,降至1100萬噸。此外,大麥、黑麥、玉米的出口配額被設為零。俄農業部還宣佈,從12月4日起小麥出口關稅將上調18%以上。
報導還稱,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2022-2023年出口量超過4500萬噸。埃及等中東和非洲國家依賴俄羅斯的小麥供應,俄出口限制將對這些國家造成打擊,小麥的國際價格也可能上漲。此前,俄在遭遇乾旱的2010年也曾禁止出口小麥,影響波及全球。糧食短缺成為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擴大的原因之一。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