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Maria Martinez 報導 德國7月份的工業訂單意外增長,但由於一些大型訂單的影響,增長幅度被掩蓋,這讓經濟學家懷疑這個低迷的行業是否處於持續好轉的邊緣。
9月5日的數據顯示,經過季節和日曆調整後,7月份的訂單量比上月增長了2.9%,超出了分析師1.5%的預測。
此外,統計局還將6月份的數據從之前的3.9%上調至4.6%。
LBBW銀行高級經濟學家Jens-Oliver Niklasch表示:“即使是連續第二個良好數據,新進訂單仍可能是疲軟數據海洋中的一座孤島,尤其是大額訂單在此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本月大型訂單增長了86.5%。如果不包括火車、輪船和飛機等訂單,7月份的新訂單比上月減少了0.4%。
德國商業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拉爾夫·索爾維恩表示,自今年年初以來,訂單似乎已趨於穩定。
索爾維恩說:“然而,迄今為止一直疲軟的情緒指標要求我們保持謹慎,至少反對迅速轉好。”
9月2日進行的一項採購經理人調查顯示,德國製造業的衰退速度在八月份有所加快,該行業占歐洲最大經濟體約五分之一。
波動較小的三個月工業訂單對比顯示,5月至7月期間的新訂單比前三個月增加了1.7%。
Hauck Aufhaeuser Lampe公司首席經濟學家Alexander Krueger表示:“訂單的基本趨勢仍然非常疲軟。鑒於缺乏競爭力和來自國外的競爭日益激烈,扭虧為盈是不可能的。”
據統計局稱,本月國外訂單增長了5.1%,而國內訂單保持不變。
Union Investment的經濟和宏觀戰略主管Michael Herzum表示:“德國工業的發展勢頭並不強勁。”德國工業的生命跡象在一段時間內一直是試探性的,但越來越多地暴露出更深層次的問題。
他補充說,作為出口國的德國也感受到中國正處於結構性危機之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