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iham Alkousaa 報導 週三,德國為特定行業削減電力稅的計畫遭到批評,來自零售、工業和能源行業的代表警告稱,此舉可能扭曲競爭且效果有限。
德國的電價位居世界前列,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排名第五,平均每千瓦時 38 歐分。
今年早些時候,德國由保守派和社民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同意將所有消費者的電力稅降至歐洲最低水準。
但週二公佈的財政部 2026 年框架預算將計畫中的救濟範圍限制在工業、農業和林業領域,排除了許多企業和消費者,理由是財政困難。
自上個月兩黨正式執政以來,由社民黨領導的財政部與保守派的基民盟/基社盟之間圍繞補貼範圍的爭端是雙方出現的首批分歧之一。
德國零售業協會(HDE)主席亞曆山大·馮·普倫(Alexander von Preen)表示:“政府如此違背聯盟協議,是在揮霍貿易界的信任,是在給企業挖坑。”
基民盟/基社盟議會黨團副主席澤普·穆勒表示,降低所有人的電費仍是該黨的目標。
穆勒表示:“我們現在需要迅速討論一下何時能實施這一計畫。”
德國工商總會(DIHK)表示,這些削減措施對許多企業而言無異於一記耳光,因為政府此前曾將該計畫宣傳為一項立竿見影的舉措。
德國工商總會主席彼得·阿德裏安表示:“沒人明白,儘管計畫中的債務已創紀錄,為何這項規模雖小但至關重要的救濟措施仍無法實施。”
週三,經濟部長卡特琳娜·雷希表示,在歐盟出臺新的國家援助框架允許此類補貼後,德國將提出一項具體的工業電價方案。
德國公用事業遊說團體 BDEW 也警告稱,這會導致市場扭曲,並減緩可再生能源的擴張速度。
BDI 行業協會表示,該措施範圍狹窄且限制眾多,留給電價降至具有國際競爭力水準的空間太小。
德國手工業中央協會表示,工業電價會扭曲競爭,損害中小手工業企業的利益,而這些企業必須共同承擔這一救濟措施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