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Katya Golubkova 報導 新日鐵的投資者和分析師都在質疑,即便其對美國強勁需求的期望能夠實現,該公司以 150 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交易(已獲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支持但尚未獲批)對近期而言是否有利。
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的數據顯示,這樣的合併將締造全球第三大鋼鐵生產商,僅次於中國的寶武鋼鐵集團和總部位於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
特朗普上周表示,這項“計畫中的合作”將通過日本制鐵的額外投資為美國創造至少 7 萬個就業崗位,並為美國經濟增加 140 億美元。
儘管這筆交易的全部細節仍不清楚,但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因這一消息上漲了 21%,新日鐵股價上漲了 7%。
新日鐵住金公司副董事長森泰弘去年 12 月表示,公司不排除通過發行新股來為此次收購提供資金,此前該公司已通過混合融資和資產出售籌集了部分資金。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企業責任中心(ACCR)首席分析師菲奧娜·德特希(Fiona Deutsch)表示:“如果發行新股,投資者理所當然會問:在當前時刻,這是資本的最佳用途嗎?”
德特希稱,該公司曾承諾將投資高達 40 億美元用於建設一座新的以煤炭為原料的高爐。德特希所在的氣候活動組織持有新日鐵公司不到 1%的股份。
她補充道,該計畫是 140 億美元更廣泛投資承諾的一部分,“正值全球鋼鐵行業向低碳替代品轉型之際”。
截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0405 時,新日鐵的股價上漲了 1%,漲幅低於整體日經指數的 1.6%。
2023 年末,新日鐵公司公佈了一項收購要約,以每股 55 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當時溢價 40%。週三,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收於 53.3 美元。
一位為機構投資者提供新日鐵策略建議的顧問表示:“儘管長期效果可能是積極的,但目前存在諸多立竿見影的負面影響。”
他指出,除了高昂的收購價格和額外的投資承諾外,股權稀釋也是一個進一步的阻礙因素。
新日鐵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大和證券的高級分析師小崎真一郎表示:“短期內,存在融資方面的擔憂。”
鑒於美國鋼鐵公司報告稱 1 月至 3 月期間出現淨虧損,股市可能會擔心短期內投資回報的可能性有限。
戰略目標
由於預計國內需求將持續疲軟,日本最大的鋼鐵製造商新日鐵以及其他鋼鐵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擴張,同時考慮在國內關閉部分高爐。
美國鋼鐵公司對於日本鋼鐵公司實現將全球年產能從目前的 6300 萬噸提升至超過 1 億噸的目標至關重要,因為日本鋼鐵公司希望借此從印度和美國的需求中獲益。
由於採取了諸如徵收關稅之類的保護主義措施,這兩個市場相對而言免受了來自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的大量鋼鐵出口的影響。
今年 3 月,日本鋼鐵聯盟會長、新日鐵住金公司總裁今井正(Tadashi Imai)警告稱,美國對汽車和鋼鐵徵收關稅可能會使日本的年鋼鐵產量減少數百萬噸,降至 8000 萬噸以下。
Rystad Energy 副總裁阿利斯泰爾·拉姆齊表示,擁有美國鋼鐵公司可能會為新日鐵提供一道屏障,使其免受非美國業務關稅影響。
他表示:“如果美國國內潛在需求開始復蘇並持續好轉,那麼無論關稅持續多久,我們預計投資最終都會取得良好回報。”
“但這是個很大的假設,鑒於過去幾年美國市場已經萎縮了這麼多,更別提本世紀的情況了。”
據世界鋼鐵協會預測,美國今年的鋼鐵消費量預計將在 2024 年下降 1.5% 的基礎上增長 2%。
本月,新日鐵公司表示,鑒於預計利潤將下降,本財年每股股息將從上年的 160 日元削減至 120 日元,為 2021 年以來的最低水準,但總體派息率仍將保持在 30%。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顧問表示:“對於那些關心當下股價的投資者來說,你不會考慮基於兩三年後可能發生的情況來計入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