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Erwin Seba 報導 此前有報導稱,歐佩克+計畫在 8 月提高產量,但本周油價仍下跌約 12%,創下自 2023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於每桶 67.77 美元,上漲 4 美分,漲幅 0.1%。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收漲 28 美分,漲幅 0.4%,報每桶 65.52 美元。
來自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其盟友組成的“歐佩克+”的四位代表表示,該組織計畫在 8 月將石油日產量提高 41.1 萬桶,此前已計畫在 7 月進行規模相近的增產。
普氏能源資訊集團的高級市場分析師菲爾·弗林談到午盤的下跌時表示:“有關歐佩克增產的報導一出,油價就暴跌了。”
在以色列和伊朗達成停火協議之後,原油價格本周已下跌 12%。
在以色列於 6 月 13 日對伊朗核設施發動襲擊後爆發的為期 12 天的戰爭期間,布倫特原油價格曾短暫升至每桶 80 美元以上,但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伊朗和以色列停火後,油價又跌至每桶 67 美元。
Rystad 分析師賈尼夫·沙阿(Janiv Shah)表示:“市場幾乎完全擺脫了近一周前的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我們又回到了由基本面驅動的市場。”
弗林表示,市場對未來幾個月需求增長的預期在週五早些時候提振了原油價格。
弗林說:“我們在石油方面獲得了需求溢價。”
PVM 油氣協會分析師塔馬斯·瓦爾加(Tamas Varga)表示,週五早些時候,油價也因多份石油庫存報告顯示中間餾分油庫存大幅減少而得到支撐。
美國政府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和燃料庫存下降,煉油活動和需求上升。[EIA/路透社]
與此同時,週四的數據顯示,阿姆斯特丹 – 鹿特丹 – 安特衛普(ARA)煉油和倉儲中心的獨立持有的柴油庫存降至一年多來的最低水準,而新加坡的中間餾分油庫存則因淨出口周環比上升而下降。
此外,分析人士稱,由於在以色列和伊朗衝突爆發前進口量增加,以及獨立煉油廠需求上升,中國 6 月份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大幅增長。
據船舶追蹤機構 Vortexa 的數據,6 月 1 日至 20 日,中國從伊朗進口了超過 180 萬桶/日的原油,創下該公司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準。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也是伊朗原油的最大買家。
貝克休斯公司稱,美國石油和天然氣鑽井平臺數量連續第四個月下降,降至 2021 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本周石油鑽井平臺數量減少 6 個,降至 432 個,同樣為 2021 年 10 月以來的最低水準。鑽井平臺數量是未來產量的早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