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滿來旅遊的韓國人”“來上海的韓國人多到能總結規律了”“上海一餐廳爆火晚10點後滿眼韓國人”……近日,打“飛的”到上海過週末的韓國人越來越多,上海的“韓流”濃度越來越高。
據上海海關統計,近期韓國籍旅客進境人數顯著增長,2024年12月,上海浦東機場口岸進出境韓國籍旅客超13萬人次。
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教授馮淩看來,“這波韓國人赴華旅遊熱潮,與免簽政策有關。”
自2024年11月8日起,中國決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對韓國等9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同時,免簽停留期限延長至30日。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前排起長隊,上海迪士尼成頂流打卡地,Citywalk路線被韓國人佔據……為何上海成為“大熱門”?
“由於上海現代化程度高、飛行距離短、都市感強等因素,較符合韓國年輕人喜好。社交媒體的擴大效應,加劇了他們在旅遊地選擇上的跟風現象。”馮淩對三裏河表示。
據韓國SBS電視臺報導,政策影響下,中國旅遊預訂率激增。韓國一家旅行社表示,2024年11月1日至21日,該旅行社的赴華遊訂單環比增長75%。其中,上海遊訂單暴增178%。
“週五下班去中國”成為新潮流。吃著火鍋、羊肉串、生煎包,喝著咖啡、奶茶,逛著新天地、外灘、豫園、田子坊,韓國年輕人在花錢方面的不含糊,也讓網友表示,“滬幣終於等來了最懂它的人”。
大批韓國人湧入中國城市,活躍文旅市場的同時,也帶動了商品消費,提升了城市形象。
“長期以來,部分韓國人對中國帶有刻板印象。到中國旅遊,會改變他們的一些偏頗看法,對於城市宣傳和文化弘揚很有幫助。”馮淩說。
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帶動了火熱的入境旅遊市場。
隨著2024年簽證、通關、支付、住宿、交通等入境旅遊服務便利化措施的持續落實落地,“中國遊”成為社交熱詞,越來越多外國遊客開啟快樂中國行的同時,也考驗著城市的治理智慧。
馮淩認為,入境旅遊仍需做好繡花功。如,提供更為便捷的資訊服務、更多場所的多語言支持等,以適應外國遊客的習慣和需求。
創新升級旅遊產品與服務,實施更便利來華旅遊舉措,不僅推動著文化和旅遊業更好更快地發展,更成為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生動寫照。
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發佈的《2024年旅行與旅遊經濟影響:全球趨勢》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旅遊市場,在未來十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
“入境絲滑”“玩得好”“還想再來”……“中國遊”正讓世界認識一個可信可愛可敬、更加真實的中國。
來源:三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