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在跨境貿易中的廣泛使用是貨幣國際化的重要基礎。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穩步增長。2024年1月至8月,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41.6萬億元,同比增長21.1%。
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24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貨物貿易收付中人民幣結算占比不斷提高。2023年,貨物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為24.8%,2024年1月至8月,該比例升至26.5%。
在服務貿易方面,2024年1月至8月,中國服務貿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1.2萬億元,同比增長22.3%;占同期本外幣跨境收付金額的比例為31.8%。
報告還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投融資貨幣功能進一步強化,境外投資者持續買入中國債券。截至2024年8月末,境外投資者持倉規模約4.6萬億元,占境內債券託管總量的2.7%,較2023年末上升0.3個百分點。
此外,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結算也取得了新進展。報告顯示,今年前8個月,主要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合計為1.5萬億元,同比增長22.7%。目前,中國已上市原油、鐵礦石等24個國際化期貨和期權產品,引入境外交易者,為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提供定價基準。
報告稱,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跨境使用基礎性制度安排,更好滿足各類主體人民幣交易結算、投融資、風險管理等需求,深化金融市場開放,健全金融基礎設施,同時加強跨境人民幣業務監管,統籌好金融開放和金融安全。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