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亞太地區貿易使節將在韓國會面,就多邊合作展開討論。此次會談正值各國紛紛努力應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全面加征關稅之際。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 個成員經濟體的貿易代表將於週四起在韓國度假勝地濟州島舉行為期兩天的會議,這是今年晚些時候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年度峰會前舉行的第二輪高級官員會議的一部分。
亞太經合組織貿易特使會議在特朗普加征關稅引發的保護主義日益加劇之際召開,這些關稅已波及該組織半數以上的成員。亞太經合組織約占全球貿易的一半和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 60%。
與會者將參加閉門會議,討論從多邊貿易到振興與可持續發展等廣泛議題,預計官方議程將涵蓋世界貿易組織在當前全球挑戰中的作用及改革重點。
預計官員們還將討論其他議題,比如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數字貿易、提升人工智慧準備度以及推動可持續、包容性增長。
特朗普政府認為世貿組織讓中國獲得了不公平的出口優勢,近期已採取行動暫停向該組織提供美國的資金。
上個月,世貿組織大幅下調了全球商品貿易的增長預期,從穩健增長轉為下降,稱美國加征關稅及其溢出效應可能導致自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以來最嚴重的貿易衰退。
特朗普對競爭對手中國、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亞洲盟友日本和韓國以及包括越南、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幾個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貿易夥伴徵收了高額關稅。
雙邊會談
在此次會議的間隙,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裏爾定於週五與韓國貿易代表舉行至少一次雙邊貿易會談。
此次會議召開之際,特朗普政府上周剛與英國簽署了其首個雙邊貿易協定,並於 5 月 10 日至 11 日在日內瓦舉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中與中國達成大幅降低關稅的協議。
目前尚不清楚誰將代表中國出席此次會議,也不清楚是否會與美國舉行更多雙邊會晤。路透社已證實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將派貿易主管出席。
4 月下旬,韓國與華盛頓達成協議,將在 7 月前擬定一份貿易協議,首輪談判結束後,首爾方面稱濟州島舉行的會議將是一次“中期評估”。
首爾西江大學國際貿易學教授許允(音譯)表示:“由於工作層面尚未進行實質性談判,因此有人懷疑此次會議能否取得重大進展。”
在韓國持續的政治動盪的最新篇章中,曾作為代總統主持談判的總理韓德洙本月早些時候辭職,緊接著參與首輪談判的財政部長崔相穆也迅速辭職,因為該國即將舉行提前選舉。
貿易談判顧問許(音譯)表示:“韓國現階段要做的就是努力營造一種氛圍,以便在未來談判中佔據有利地位。”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上周在接受彭博新聞社採訪時表示,與韓國和日本的貿易協定“不會很快達成”,因為預計完成這些協定所需的時間將遠遠長於與英國達成協定所需的時間。
一位韓國官員告訴路透社,為加快談判進程,華盛頓和首爾已同意將所有擬議議程擺到一張桌子上一起討論,而非為每一項議程分別設立工作組。
另一位韓國官員表示:“此次集會期間,美國很可能還會與其他國家進行接觸,因此在我們推進自身談判的同時,也會對這些情況進行關注。”
特朗普政府已與包括日本、印尼、中國臺灣地區和越南在內的許多其他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啟動了貿易談判,而加拿大、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也在尋求談判。
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於 1989 年成立的區域性非約束性經濟論壇,旨在利用亞太地區日益增強的相互依存關係,其成員“經濟體”還包括香港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