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其中,飛行汽車更是吸引了諸多目光,商業化空間巨大。
資源保障、技術能力以及旺盛的市場需求,成為中國能做好飛行汽車產業的王牌和底氣。
一是資源保障。近年來,財政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效顯著,新能源、人工智慧、半導體等新技術領域快速崛起,打造了中國相當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龐大的產能。隨著低空經濟被寫入《中國政府工作報告》,越來越多的產業基金、財政資金不斷湧入。這些“實力派”投資者,不僅為飛行汽車企業引入了資金,更為其長期成長提供資源保障。
二是技術能力。得益於中國在智能電動汽車、無人機和通用航空等領域多年來的技術積累和產業鏈優勢,結合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競爭力來看,中國飛行汽車企業在電動化、智能化和飛行器核心技術環節,包括態勢感知、空中避障、智能駕駛、航路規劃等方面,已經建立起研發、製造、應用以及商業化量產的能力。
三是市場需求。在產業鏈上下游方面,飛行汽車包含舵機、飛控系統、感測器、導航解決方案、電池、動力系統等環節。飛行汽車整條產業鏈自主化後,全新應用場景有望引發爆炸式需求釋放。比如,隨著低空經濟產業快速發展,飛行平臺優勢主機廠及核心配套企業、空管系統及運營優勢企業的市場需求將會迎來井噴。同時,隨著飛行汽車加速普及,將盤活相關製造、維護、娛樂以及飛行培訓等業務。
總之,站在新能源汽車、航空工業和人工智慧三個產業鏈交匯點上的低空飛行器和飛行汽車,就像一個通往未來的臺階,在技術路線升維的節點,搶先跨上去就能夠佔領下一個十年的產業制高點。中國企業正有備而來,必將迎風起飛!
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