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大力發展低空經濟,一家中國公司正致力於在2026年成為全球首家大規模生產飛行汽車的公司。
這種未來感十足的飛行汽車由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汽車旗下企業開發,也被稱作“陸地航母”。它由陸行體和飛行體兩部分組成,載人的飛行體可以與陸地部分分離並展開。它將成為一個快速增長行業的一部分,預計該行業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約1萬億元人民幣。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該公司希望在2026年開始量產交付飛行汽車。這將有望使該公司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首家大規模生產和交付此類汽車的公司。
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今年成為中國兩會的重要議題。在突破性的本土人工智慧初創公司深度求索帶來自豪感之際,中國準備在相關領域與美國展開激烈競爭。低空經濟是政策制定者希望發展的產業之一。它主要指在1000米以下空域進行的經濟活動。
作為全球無人機巨頭大疆的所在地,中國已經推出了一些實踐案例,包括可將食品運送到指定地點或向農作物噴灑農藥的無人機。主要使用直升機的一些空中穿梭路線已經到位,所謂的“飛行計程車”也在試驗中。
低空經濟被視為新增長引擎。2025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及這個概念,指出將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在過去一年裏,政府機構和地方當局加大力度制定專項法規、打造基礎設施,以支持低空經濟的發展。
與此同時,包括小鵬汽車和廣汽集團在內的汽車製造商正努力將飛行汽車推向市場。何小鵬表示,飛行汽車的普及仍有比較長的路要走,最大挑戰之一是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規。作為中國人大代表,他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了關於加快構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駕駛員資質認證管理體系的建議。
據報導,3月6日,在十四屆中國人大三次會議廣東省代表團的開放團組活動上,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也談到了推動低空經濟等領域的發展,並強調了飛行汽車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他呼籲加快完善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空域資源,以支持該行業發展。
中國政府已進一步加強相關行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2024年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成立了專門的低空經濟發展司。民用航空法的修訂也在進行中,以兼顧低空經濟發展需要。
深圳的綜合開發研究院的研究員宋丁表示,雖然仍有監管等方面的挑戰,但讓飛行汽車變為現實並不遙遠,“因為現在中國國家正在大力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
他補充說,成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將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掌握主動權”。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