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新技術將影響2025年地緣政治。它們有潛力改變全球權力中心。
移動出行的未來來自中國。中國已悄然取代德國和美國,成為制定全球出行標準的國家。2025年,我們將看到中國電動汽車征服世界。去年10月和11月,中國汽車品牌佔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2/3。中國汽車的性價比是無與倫比的。作為倫敦的地標之一,倫敦的雙層巴士未來將來自中國品牌比亞迪。
德國汽車俱樂部(AvD)的一項調查顯示,2/3的德國司機可能在未來3年內購買一輛中國汽車,購買中國電動汽車的比例更是高達80%。西方的懲罰性關稅並不能阻止全球汽車工業新中心向中國轉移。
衛星互聯網。馬斯克的“星鏈”將在今年解鎖一項具有地緣政治成分的新功能:可以直接在智能手機上接收衛星互聯網信號。衛星互聯網在今年可能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技術之一。
太陽能熱潮。在太陽能行業,技術專家們在報告中爭相描述該行業的成功和創紀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能源經歷過與光伏發電相媲美的增長,甚至風能也不例外。
隨著世界各地建造越來越多的太陽能系統,這種迅猛發展可能還會繼續。全球太陽能理事會估計,到2024年底,全球太陽能發電容量可能達到2太瓦。就在兩年前,這一數字僅為1太瓦。與上一年一樣,2024年,一半以上的太陽能發電容量增加將來自中國。
太陽能成功的原因顯然是價格的優勢。2010年至2023年間,光伏組件成本下降了80%以上。大約80%的太陽能電池是“中國製造”。
在許多國家,電網在整合太陽能方面也逐漸達到極限。在德國,光伏發電的繁榮也日益導致配電網路不堪重負。經濟政治衝突與圍繞合併電網的衝突,將在2025年繼續升級,而這可能將抑制全球太陽能熱潮。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