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10月在俄羅斯喀山舉行的“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呼籲全球南方國家“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並宣佈成立“全球南方”智庫合作聯盟。 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家和決策者迅速回應中方的呼籲。
冷戰結束後,西方將其價值觀、政治制度、經濟模式和文化規範視為全人類的命運。只有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成功實現了和平穩定和經濟發展。這不是通過照搬西方模式,而是通過採用不同於西方的意識形態、制度安排和政策框架實現的。
中國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沒有屈服於西方發展模式的情況下實現了現代化,並與外部世界進行接觸。中國明智地抵制了要求實行西方式民主的呼聲。中國不理會關於私有化的政策建議,成功地激勵國有企業並使其盈利。
中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在成功融入全球經濟的同時,也保護了自己的工業基礎。中國還成功地使超過8億人擺脫了貧困。
中國經濟的成功打破了西方意識形態霸權的魔咒,為發展中國家尋求適合本國社會、政治和歷史現實的政策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中國提前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它們可以從中國的例子中得到鼓舞。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持續現代化進程推翻了西方的“歷史終結”論,並證明了西方對中國的預測是錯誤的。西方認為,多黨選舉式民主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是通往繁榮的唯一途徑,這種觀點不再具有說服力。
中國的崛起不僅以戰略自主為特徵,還以謙遜、不干涉原則和戰略克制為特徵。中國通過發起“全球南方”智庫對話會和組建一個由100多個國家的研究機構組成的聯盟顯示出了領導作用。
中國是一面鏡子。全球南方國家的知識份子應該思考,他們的社會儘管以西方為典範,但為什麼卻落後了,而中國則通過走上一條由自己的人民和歷史創造的道路,成功地實現了文明復興。習近平主席最近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向全球南方國家發出的資訊鼓舞人心。他說:“中國可以成功,其他發展中國家同樣可以成功。”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