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汽車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新能源汽車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銷量新高
发布:2025-01-07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多項數據刷新紀錄;2025年,中國汽車行業新能源化的浪潮依然澎湃。近日,據獲悉,伴隨年初新一輪利好的集中釋放,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主流汽車企業等有關負責人都對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提出了樂觀預期和更高目標。與此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品和產能出海的步伐並未停止,新年海外市場有望實現持續增長。

政策暖風頻吹 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滲透率預期提升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關於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消息不斷。

中國財政部辦公廳近日發佈通知要求,新能源汽車可以滿足實際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務用車採購總量中新能源汽車占比原則上不低於30%。對於路線相對固定、主要在城區行駛的公務用車,原則上100%採購新能源汽車。

1月3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在以舊換新活動中,超過60%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連續6個月超過50%。2025年,將打好能耗雙控收官戰,研究綜合評價考核辦法。進一步健全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和標準體系。

上海市人民政府日前印發修訂後的《上海市非營業性客車額度拍賣管理規定》,連繳一年社保或個稅可拍牌,這一新規被業界視為是上海購車政策放寬的重要方式。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國際上目前對碳排放和新能源有不少雜音,但是中國對於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決心非常堅定,這將助力提升行業景氣度和重點企業業績向上。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最新預測,樂觀估計,2025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50萬輛(含出口)左右,增速接近30%,滲透率超過50%,內需有望達到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

“新能源汽車行業經過3年至4年的高速增長,滲透率已與油車平分天下。但任何行業的發展都不會一路狂奔,到一定階段可能要平穩下來,慢慢進入成熟期。”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分析,2025年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整體市場將呈現“穩中有進”的趨勢。

張永偉認為,乘用車的新能源電動化已進入常態化發展,而商用車正進入快速爬坡期。新能源商用車在某些領域整個生命週期TCO(總擁有成本)較燃油車更有優勢,所以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會快速提升。

電動汽車百人會預測,2025年中國國內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將接近100萬輛,增速達到80%,呈現井噴的態勢。尤其是新能源重卡滲透率會快速增長,保守估計2025年銷量將超過11萬輛,滲透率突破20%。另外,城市物流配送市場也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高工產業研究院也表達了對行業的樂觀預期:2025年以舊換新、稅收優惠、購車補貼等政策有望延續,刺激車市需求保持增長。疊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持續推進,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610萬輛,電動化滲透率有望突破50%。

主流企業紛紛提升全年新車銷量目標

在行業整體增長態勢下,主流企業紛紛提升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

1月2日,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在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明確了2025年目標:問界錨定豪華車陣營,M9錨定豪華車銷量持續第一,海外市場新能源汽車實現倍增計畫。張興海同時表示,三年內,賽力斯新能源汽車將實現百萬輛級的銷售目標。

作為與華為牽手合作目前受益最大的整車企業,賽力斯最新產銷快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42.6萬輛,同比增長達182.84%。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智能豪華新能源汽車品牌問界旗下新M7車型已連續12個月居中國新勢力車型銷量第一,另一款問界M9車型已經蟬聯中國市場50萬元級及以上豪華車型銷冠。“賽力斯2025年發展基調是地位先於規模。”張興海說。

1月2日,吉利汽車宣佈,公司2025年全年銷量目標為271萬輛,同比增長25%。其中,吉利品牌銷量目標為200萬輛,同比增長20%;極氪、領克分別為32萬輛和3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4%、37%。新能源車方面,2025年目標為150萬輛,同比增長69%,滲透率預期超過55%。

“這一目標是比較務實和謹慎的。”吉利汽車控股CEO桂生悅表示,2024年,吉利汽車在新能源車銷量上已經有重大突破,但新能源轉型的成功最終還是要體現在利潤上,吉利新能源汽車板塊目前已出現扭虧為盈的狀態,2025年有望實現全面盈利。“只有新能源車全面實現盈利,才能證明轉型真正的成功。”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日前也公佈了小米汽車的新目標:“2025年,我們的交付目標為30萬輛。新的一年裏,我們將持續擴充產能,保障交付。”蔚來董事長李斌表示,蔚來新能源車2025年目標是整體銷量實現倍增,達到44萬輛。

出口延續增長 海外新廠帶來新產能

作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專案,秘魯錢凱港專案一期工程於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上汽集團旗下40臺L4級智能駕駛集卡也作為中國海外首批大規模智能駕駛港口運輸車在秘魯開展商業化運營。上汽集團有關人士介紹,中國新能源汽車通過錢凱港運輸到拉美市場,航程得以大幅縮短,大約能夠節省20%的運輸成本。

電動汽車百人會預測,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含本地生產)將達到140萬輛,增速達到10%。其中,拉美、東盟與中東等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的重點區域。華創證券對未來出口形勢進行展望時表示,儘管向歐美市場的出口面臨不確定性,但向中南美等市場的增長潛力巨大。另外,隨著東南亞等地區的發展,中國汽車出口將在這些新興市場中迎來新的機遇。

在產品出海的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將在2025年迎來產能出海的新浪潮。比亞迪近期宣佈了位於匈牙利南部塞格德工廠的詳細計畫。根據計畫,塞格德工廠將於2025年底投產,可生產以中檔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的12款新能源車型。

長城汽車巴西工廠預計於2025年年中啟動生產,新工廠除了滿足巴西本土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需求,還將作為長城汽車全球第四大生產基地。工廠將具備三年內生產5萬輛的能力,2025年產量將實現破萬輛。

“過去汽車出海更多的是貿易,但將來要合資、合作,變成共生企業,在資本結構、生產上有更多的合作,用利益協調的新模式去國際化。”張永偉說,中國新能源車企出海不能像過去一樣只是複製國內的打法,還要學會讀懂世界。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通過直接投資或合資實現本土化生產也是避開高關稅的出海方式。對企業來說,在海外直接投資考驗其對當地資訊法規的認知能力、物流能力、金融支持能力、本地化生產和供應鏈體系配合能力、售後服務能力,以及如何融入當地社會和當地文化等綜合能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

上一篇:人工智慧延伸中國電影想像力
下一篇:吉林省吉林市:滿城瑞雪 萬樹凇花
相關推荐
  • 理想汽車現金儲備達1107億元,自建高速超充站數量居車企首位
    链接阅读
  • 捷豹路虎暫時兜底新增的豪車消費稅
    链接阅读
  • 卡車製造商沃爾沃利潤超預期,歐洲市場抵消北美市場低迷影響
    链接阅读
  • 沃爾沃汽車因關稅影響利潤暫停在美國銷售部分車型
    链接阅读
  • 沃爾沃汽車將於明年在美國工廠開始生產中型 SUV
    链接阅读
  • 特斯拉中國官宣六座Model Y L:今秋上市,業界預計售價約40萬元
    链接阅读
  • 四年行駛17.2萬公里後,大眾ID.3電池僅衰減9%
    链接阅读
  • 保時捷Taycan或將推極致賽道版車型,諜照曝光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美國明年擔任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時,有意對二十國集團進行“回歸基礎”的改革

2025-07-18

特朗普的關稅陰雲籠罩南非G20財長會議

特朗普削減援助後,美國援助人員數周來努力遊說以保食品庫存不被銷毀

2025-07-17

特朗普對印尼商品徵收19%關稅,歐盟準備採取報復措施

2025-07-16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消費者緊縮開支,美國關稅風險加劇

2025-07-15

特朗普要求更多讓步,歐盟暫緩對美國加征關稅採取反制措施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