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啟動了一項國家計畫,以解決老年期癡呆患者迅速上升的問題。中國政府表示,老年期癡呆正在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並對老年人及其家人的福祉構成“嚴峻挑戰”。
老齡化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益關注的問題,預計到2035年,中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增加至少40%,達到4億多人,相當於英國和美國的人口總和。
包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內的中國15個政府部門聯合印發應對老年期癡呆的行動計畫。據中國媒體報導,該計畫概述了7項主要任務。
中國官方媒體稱,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中國老年期癡呆患者數量持續增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峻挑戰,已成為影響人民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報導稱,到2030年,老年期癡呆預防、篩查、診療、康復、照護綜合連續防控體系基本建立。
計畫稱,將通過對老年人進行廣泛的認知功能篩查來控制癡呆患者的增長,並保證對風險人群進行早期干預。
根據中國2024年的一份報告,中國有超過1600萬人患有癡呆,其中包括最常見的阿爾茨海默病。報告稱,中國癡呆患者人數占全球總數的近30%。
根據行動計畫,將擴大對癡呆老年人的護理服務。計畫到2030年,在100張床位以上且具備相應服務能力的養老服務機構癡呆老年人照護專區(單元)設置率達到50%,照護人員培訓數量累計達到1500萬人次。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