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防治荒漠化主題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國家林草局荒漠司司長黃采藝、三北局局長劉冰,中國林科院首席科學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長盧琦介紹了中國長期以來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大力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修復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
黃采藝表示,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一周年,也是中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周年,一周以後,《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將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開。一直以來,中國認真履行公約責任義務,不斷向全球貢獻“中國智慧”。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生態問題。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257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6.81%;沙化土地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7.58%。
黃采藝表示,中國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工作,把防沙治沙作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務。經過40多年不懈努力,中國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據統計,中國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積淨減少6500萬畝,呈現出“整體好轉、改善加速”的良好態勢,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雙縮減”。
“堅持治沙和致富相結合,沙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黃采藝說,黃土高原、燕山山地、新疆綠洲等地形成了一批林果、瓜果、木本油料等生產基地,年產幹鮮果品4800萬噸,占中國總產量的25%,重點地區林果收入占農民純收入一半以上。
2024年,三北工程區累計下達中央投資320億元,推進實施重點專案287個,完成各項建設任務5700萬畝,攻堅戰實現良好開局,沙區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科學保護沙化土地5.38億畝,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億畝,三北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綠線”向西移動300公里。近10年中國北方地區春季嚴重沙塵天氣次數明顯減少。
劉冰表示,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以來,三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帥出征。河北、山西、內蒙古、吉林、甘肅、寧夏、新疆等地發佈總林長令,內蒙古實行“五級書記”抓三北工程攻堅戰。甘肅、寧夏、新疆分別在攻堅區10多個縣重新恢復獨立設置的林草機構。
劉冰說,中國國家林草局牽頭組織相關省區開展聯防聯治,謀劃佈局了10多個跨省區聯防聯治專案,統籌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漠邊緣和腹地、沙源區和路徑區一體化保護修復。內蒙古、陝西、甘肅和寧夏等4省區5市啟動毛烏素沙地聯防聯治,四條“防風鎖邊林草帶”陸續開工。內蒙古阿拉善盟、寧夏中衛市、甘肅民勤縣在騰格裏沙漠省界處攜手打造“工程固沙+人工種草”阻沙生態防線。
為助力“三北”工程攻堅戰,三北工程研究院於2023年7月21日由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批復,依託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成立,承擔“三北”工程科技攻關工作。
盧琦表示,三北工程研究院瞄準三北生態治理難點、卡點,研發一批應急關鍵技術。在生態灌溉用水方面,專門召開“三北”工程生態用水戰略研討會,提出通過“開源、節流”緩解生態用水不足。在治沙機械研發方面,加快防沙治沙向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研發,壓沙固沙機械、灌木平茬機械、無人機飛播等得到廣泛應用。在老化退化林修復方面,提出科學認定老化退化林的分級、分類、分區思路。
盧琦表示,三北工程研究院建立了中國首個防沙治沙機械化作業服務隊,提供治沙機械服務,共治理沙化土地34萬畝,多功能沙障鋪設機械作業效率比人工提高了10倍以上,為“三北”工程攻堅戰探索了一條機械裝備服務新路子。推動從“治理模式”到“模式化治理”的轉變,科學推廣寧夏中衛沙坡頭、內蒙古磴口、甘肅民勤、新疆柯柯牙、河北塞罕壩、遼寧章古臺等一批行之有效的典型成功治理模式。
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陳永泉、寧夏回族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李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草局副局長朱立東針對打贏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線上上介紹了防治荒漠化成效等有關情況。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