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國人大會議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分析家和專家們都強調了此次大會對中國未來經濟和政治的重要性。巴西247新聞網主編萊昂納多·阿圖什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讓經濟穩定增長、社會穩定、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平衡成為可能,為尋求全面發展的國家提供了一個可行的選擇。
面對全球性挑戰,中國經濟繼續展現出韌性。2024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5%。伊拉克通訊社社長薩塔爾·謝裏夫指出,當全球經濟面臨挑戰時,中國是穩定的支柱,中國經濟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穩定器”和驅動力發揮著關鍵作用。
南非經濟專家桑迪萊·斯瓦納強調,2024年中國已實現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即使在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背景下仍能保持增長速度,這表明了中國經濟模式的實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符祥文強調,中國在人工智慧、智慧城市和數字經濟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他表示,希望中國科技進步和創新的舉措,為世界經濟增長創造新的動力。
中國經濟的開放性也是分析人士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強調了中國在人工智慧和國際合作方面的做法,他表示中國通過開放與世界共用機遇。
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指出,一些德國企業正在將生產鏈轉移到中國,採用“在中國,為世界”的模式,這表明中國致力於國際經濟合作與包容。
中國式現代化也被其他國家視作參照。肯雅內羅畢大學教授伊拉基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中國經驗表明全球南方可以不依賴傳統的西方模式,開闢自己的發展道路。
憑藉以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為標誌的發展軌跡,中國繼續鞏固作為全球主要經濟大國之一的地位。預計2025年中國人大會議所確定的中國未來新方向,不僅會影響中國,也會影響全球經濟格局。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