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Ryan Woo, Ethan Wang and Laurie Chen 報導 中國外交部長於週五表示,北京將堅決反擊美國在關稅和芬太尼問題上施加的壓力,並稱大國不應欺負弱小,這實際上是對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諷刺。
在地緣政治動盪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退出國際機構的背景下,中國自視為一個可靠的全球大國,這也是中國政府向歐洲及全球南方國家發出的明確呼籲的一部分。
由於致命的阿片類藥物芬太尼持續流入中國,美國本周對中國進口商品額外徵收10%的關稅,這可能加劇貿易行動的螺旋式升級。
外交部長王毅在中國全國兩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如果一方盲目施壓,中方將堅決予以回擊。
王毅補充道,美國不應以怨報德,更不應無緣無故地徵收關稅,他提到北京多年來在應對芬太尼前體毒品流入美國的問題上向華盛頓提供的各種援助。
大西洋理事會全球中國中心駐臺灣的非常駐研究員宋文悌表示,王毅對美國的講話相對低調,未曾提及特朗普的名字,這表明中國政府希望保持未來潛在貿易談判的前景。
宋說:“在貿易問題上,他們希望與特朗普尋求任何降低緊張局勢的可能性。一種方法是將言辭的激烈程度控制在可控範圍內,以便為雙方保留迴旋餘地。”
烏克蘭立場
王毅表示,在解決烏克蘭戰爭問題上,中國希望達成一個 “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持久且具有約束力的和平協議”。
“中方願意繼續根據相關各方的意願,與國際社會共同努力,為最終解決危機、實現持久和平發揮建設性作用。”
西方國家敦促北京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利用其對俄羅斯的經濟影響力來遏制戰爭,但北京至今仍拒絕公開批評其戰略夥伴或停止對莫斯科的經濟支持。
王毅在新聞發佈會上指出,中俄關係是“動盪世界中的不變因素,而非地緣政治遊戲中的變數”。
在莫斯科全面入侵烏克蘭三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在與俄羅斯總統通話時重申了北京與莫斯科的“無限制”夥伴關係。
特朗普上個月就職後,顛覆了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政策,對俄羅斯表現出更加和解的姿態,令華盛頓的傳統盟友感到不安。
國務卿馬可·盧比奧週三表示,烏克蘭衝突是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一場 “代理戰爭”,必須結束。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希望借助跨大西洋裂痕的擴大來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係,而歐洲國家因烏克蘭問題和貿易緊張局勢而關係緊張。
“中國對歐洲仍然充滿信心,相信歐洲依然能夠成為中國值得信賴的夥伴。”
全球南方國家
王毅還敦促發展中國家 “繼續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如果每個國家都強調自身的優先事項,並相信實力和地位的重要性,那麼世界將會倒退到弱肉強食的局面,弱小國家將首當其衝。”
“大國……不應唯利是圖,也不應恃強淩弱”。
在上任後的頭兩個月內,特朗普已使美國退出了多個多邊組織和氣候協議,暫停了大部分對外援助,並投票反對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決議。
分析家宋表示:”在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改變許多既定預期之際,中國希望以維持現狀的姿態出現。”
“當全球南方國家看到美國在收縮、內向時,便會擔心出現戰略真空,而中國正打算幫助填補這一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