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綜合 David Ljunggren and Shilpa Jamkhandikar 報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簽署了一項條約,以提升與中亞國家的關係,北京希望進一步深化與這一資源豐富地區在貿易、能源和基礎設施方面的合作。
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北京一直在加大力度促進與傳統上屬於俄羅斯勢力範圍內的中亞國家的經濟聯繫,因為這些國家擁有戰略位置和能源資源。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週二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舉行的地區峰會上,習近平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領導人簽署了 “永久睦鄰友好合作 “條約,並稱贊這是一個里程碑。
本周的峰會是繼 2023 年在中國西北部舉行的充滿盛況的首屆峰會之後的第二次此類聚會。這兩次會議都與七國集團領導人會議同時舉行。
新華社援引習近平在峰會上的講話說:”當前,世界正在加速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了一個動盪變革的新時期。”
他說:”貿易戰和關稅戰沒有贏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必將損人害己,”他含蓄地抨擊了與北京不斷升級關稅的美國。
習近平說:”中國願同中亞國家一道,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他還承諾今年向中亞國家提供 15 億元人民幣(2.0886 億美元)的贈款援助,以支持其民生和發展專案,並呼籲在貿易、礦產和農業等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儘管與美國達成了貿易休戰協議、北京一直熱衷於鞏固與地區夥伴的關係。
新華社援引中國海關消息報道,今年前五個月,中國與中亞五國的雙向貿易額達到創紀錄的2,8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
土庫曼斯坦是中國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國,也是唯一對中國有貿易順差的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的貿易逆差高達數百億美元。
能源、礦產合作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佈的摘要,在與地區領導人分別舉行的雙邊會談中,習近平呼籲擴大在天然氣、礦產、國際鐵路和執法領域的合作。
在週二與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斯總統的會晤中,他敦促中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鐵路取得進展,這是一條繞過俄羅斯的陸路通道
該專案自 20 世紀 90 年代開始討論,但在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托運人避免通過俄羅斯發送貨物之後,其重要性得到了新的提升。
這五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為中國提供了替代路線,以便在其他地區發生交通中斷時確保燃料和糧食供應。
從長遠來看,中亞航線有可能幫助縮短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貨運時間。
在與土庫曼斯坦總統謝爾達爾-別爾德穆哈梅多夫的單獨會晤中,習近平表示 “雙方應擴大天然氣合作規模,探索非資源領域合作,優化貿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