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宮大談化石燃料的同時,北京宣佈了新的舉措和更多的投資,以在2025年應對氣候危機。
中國正通過新舉措和更多投資加強對綠色轉型的承諾。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規劃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重大工程,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環境與氣候治理。這表明中國政府在綠色轉型方面的路線圖和長期戰略保持不變。
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承諾,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這是這個亞洲巨人分別為2030年和2060年設定的目標。
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經承諾協調努力以便減少排放和降低污染。根據今年的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中國政府將劃撥大量資金用於大氣、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推動建立碳排放總量和強度的雙控制度,並實施碳足跡管理體系。
克萊恩斯歐洲環保協會的氣候和能源專家休·斯萊特認為,中國在這方面採取的措施非常積極,“之前中國就已經提出了這些措施,現在看來,中國政府要在2025年將這一問題作為優先事項。一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對排放軌跡產生重大影響,並將有助於為地方決策者和民營部門提供明確的指導方向”。
斯萊特還對中國政府開始要求更多企業詳細說明其碳足跡的做法表示歡迎。“這將有助於提高企業運營和供應鏈脫碳過程中的透明度和問責。與目前的自願性倡議相比,這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因為如果達不到要求,企業就有可能失去獲得公共採購的機會。”
中國的經濟規劃者還將把碳排放交易市場的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多行業。2021年啟動的碳市場只包括電力行業,中國政府計畫讓鋼鐵、鋁業和水泥企業也加入碳市場。對此,斯萊特表示,“中國正致力於進一步擴大國家碳排放交易體系的覆蓋範圍,這一點令人鼓舞”。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宣佈的其他舉措包括在沙漠地區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並將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建設專案,以及進一步規範新型儲能並網管理,改善發電配電系統等。
2024年,中國新增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6億千瓦,占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超過八成。這使得這些可再生能源的累計裝機容量超過了14.1億千瓦。
中國正努力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實現環保目標之間取得平衡。中國政府為2025年設定的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幅超過3%。在這方面,2024年中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遠高於預期。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