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CN ZH-CN en EN
English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SKY ECONOMY NEWS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視野 > 文章内容 返回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美國違規大量提供光伏補貼,扭曲全球光伏市場
发布:2024-09-17

在各方反對聲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9月13日發佈有關對華加征301關稅最終決定,一意孤行大幅上調對華產品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聲明中稱,自9月27日起,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100%,太陽能電池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50%,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產、鋼鐵、鋁、口罩和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的關稅稅率將上調至25%,而包括半導體晶片在內的其他產品的關稅上調也將在未來兩年內生效。

光伏行業對301關稅並不陌生。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圍堵打壓已有10餘年之久,受兩次“雙反”、“201”、“301”案件疊加關稅影響,除少部分“雙反”復審稅率較低的企業出口雙面組件以外,目前我國大陸直接出口美國光伏電池產品基本無法實現。

9月14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文指稱美國違規大量提供光伏補貼,扭曲全球光伏市場。文章稱,當前美國一方面高築保護主義院牆,採取多重貿易限制手段,層層加碼設置光伏關稅壁壘;另一方面通過《通脹削減法》和《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等法案,實施排他性、歧視性的產業政策,向其本土光伏產業提供大規模涉嫌違反多邊規則的補貼,嚴重扭曲全球光伏產業鏈供應鏈的市場化運行,破壞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國際合作。

該文羅列了美國《通脹削減法》為光伏製造和裝機提供巨額補貼、美國對光伏技術研發提供大量撥款補貼、美國對光伏行業的地方補貼措施種類多數量眾等一系列事實。

其中,美國於2022年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提供高達3690億美元補貼,以扶持包括本土光伏產品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投資和生產,以圖重構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得益於美國政府對光伏製造業的巨額補貼,本土企業甚至能在一邊營收虧損的情況下,一邊不斷擴大美國本土製造業務。

以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為例,根據其2023年財報,該公司全年實現8.31億美元淨利潤,其中約有6.597億美元來自補貼(Government grants receivable),占比達到了79.39%,而2021年和2022年都無該項收益。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財報實現淨利潤2.367億美元,其中政府補貼2.82億美元,即扣除政府補貼後,第一太陽能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淨虧損4527萬美元。這一扭虧為盈的巨大變化完全得益於美國政府對光伏產業的巨額補貼和稅收抵免支持。與此同時,該公司宣佈計畫擴建其在俄亥俄州的光伏組件工廠,並在阿拉巴馬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各新建一座光伏組件廠,總投資額高達24億美元,計畫將現有產能擴大4倍以上。

文章稱,近期,美國頻繁指責中國新能源行業存在大量補貼,同時,自己卻通過實施排他性、歧視性的補貼政策,大肆擴張自身產能,是典型的“雙重標準”行徑,並且將導致美國光伏產業出現“產能過剩”,衝擊全球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

《通脹削減法》實施後,美國計畫建設的光伏產能大幅增長。根據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統計,截至2023年10月,美國本土有25條組件生產線和2家多晶矽供應商、9家逆變器供應商、2家光伏玻璃供應商、1家背板供應商;共有運營中組件產能13GW,多晶矽4萬噸;正在建設中的有19.4GW的組件產能和各3.3GW的電池、矽片、鑄錠產能;已宣佈計畫設廠的另有45GW的電池產能、80GW的組件產能、14GW的鑄錠產能和27GW的矽片產能。據美國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統計,根據目前已公佈的規劃,2026年美國光伏組件產能將超過120GW,是屆時本土光伏裝機需求的3倍。

“以《通脹削減法》為代表的美國光伏補貼政策,罔顧多邊經貿規則,將使用美國國內商品而非進口商品作為補貼獲得條件,是赤裸裸的違背‘國民待遇’義務的歧視性政策。”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強調,中國已於2024年3月26日將美國《通脹削減法》中的相關補貼政策訴至世界貿易組織。與美國磋商無果後,中國於7月15日申請世貿組織就審理該案成立專家組。“無論如何包裝美化,都無法改變美國光伏補貼政策的歧視性、違規性和保護主義本質。”

9月14日,商務部和中國貿促會對美提高部分對華301關稅最終措施作出回應。

商務部表示,中方已多次向美方就301關稅問題提出嚴正交涉。世貿組織早已裁決301關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反而進一步提高對華加征關稅,這是錯上加錯。美方301關稅措施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做法,不僅嚴重破壞國際貿易秩序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也沒有解決自身的貿易逆差和產業競爭力問題,還推高了美國進口商品價格,成本最終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承擔。中方最新發佈的《美國履行世貿組織規則義務情況報告》指出美國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擾亂者”,再次對美方濫用“301條款”表達嚴重關注。

中國貿促會表示,美方無視中美工商界反對加征關稅意見,拒絕履行美國在世貿組織做出的關稅減讓承諾。這種明顯違背世貿規則的單邊主義措施將嚴重影響中美相關產業長期穩定合作的信心,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帶來不利影響。中國工商界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新華時評分析稱,美國政府對華加征關稅,以捍衛所謂“公平競爭”為名實則是為了打壓中國新能源產業,其政策邏輯與指責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如出一轍。然而,訴諸高關稅等單邊保護主義措施對於保護美國企業競爭力只會適得其反。

因直接對美國出口光伏產品占比極小,光伏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美方對華加征301關稅對中國光伏企業幾乎沒有影響。

更受關注的是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的雙反終裁結果。由於美國對東南亞四國的光伏關稅豁免於6月6日後結束,中國光伏企業“繞道”出口難度加大。據澎湃新聞瞭解,為規避風險,5月下旬開始多數中企東南亞光伏工廠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臨時性減產停產。

“目前,從東南亞出口到美國是給定了一個初裁稅率,越南相對較高,馬來西亞、泰國相對較低。正式的裁決稅率需要等到9月或10月才能給出。”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9月初舉行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判斷,未來出臺的稅率可能和前一階段提議的稅率不會有太大差別。“總體來看,東南亞四國的產能進入美國是會被徵稅的。因為所徵稅率太高,越南的產能基本不具備進入美國的條件,馬來西亞、泰國的組件產能也沒有機會再進入美國,但電池產能還有機會繼續進入美國。”

來源:中國澎湃新聞

上一篇:日元暴漲,突破關鍵關口!
下一篇:新加坡即將放大招,以重振萎靡不振的股市
相關推荐
  • 中國首款千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測控系統交付,助力量子電腦研發
    链接阅读
  • 智元機器人、大豐實業成立矽基方舟機器人公司
    链接阅读
  • 小米首款真AI智能眼鏡來了:雙芯架構、自帶鏡頭
    链接阅读
  • 中国国内首个创意写作智能体即将上线,一小时或可完成30万字小说
    链接阅读
  • 二維半導體工程化驗證示範工藝線在滬啟動,計畫2029年量產首款晶片
    链接阅读
  • “釔”舉突破,中國成功實現商用堆生產釔-90
    链接阅读
  • 上海消費品以舊換新訂單量超1100萬筆,將繼續按全品類執行
    链接阅读
  • 全球貿易限制措施增多,SAP:AI與商業套件助力中企全球佈局
    链接阅读

歡迎瀏覽閱讀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

投稿郵件:
news@skyeconomymedia.com

歐洲投資銀行向西班牙至法國電力連接專案提供 16 億歐元貸款支持

2025-06-16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智庫指出,世界正進入一個新紀元,核大國正擴充核武庫

七國集團領導人將在加拿大討論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希望避免與特朗普發生衝突

自由派候選人李在明在戒嚴令「審判日」中當選南韓總統

2025-06-04

國際金融協會警告:美國債務飆升不僅危及自身,更可能引發全球市場危機

2025-06-03

美國敦促各國在週三前給出最優報價,因關稅最後期限臨近

關於我們

星空經濟新聞華文網是一家專注於提供英中兩國最新資訊的新聞媒體,作為英中新聞分享的領導者,我們致力於打造一個全球化、多元化的新聞環境,旨在搭建東西方文化橋樑,連接同一星空下的每一處角落。

聯絡我們

編 輯 部:KINGTON UNITED KINGDOM HR5 3DJ
電子郵箱:skyeconomyandmediagroup@gmail.com

總编寄语

穿越天際,照亮世界,星空新聞,不負每一份關注。
友情:英國駐中國大使館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新華網 中國日報 鳳凰網 中國僑網 歐洲時報 俄羅斯龍報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頁
  • 頭條新聞
  • 聚焦英國
  • 經濟觀察
    • 金融
    • 证券
    • 商业市场
    • 公司
    • 能源
    • 汽車
    • 科技
    • 醫藥
  • 全球連線
    • 軍事
    • 政治
    • 文体
  • 中國視野
  • 全球精英連線
  • 電子報紙
  • 新聞資訊
  • 旅遊
  • 英中投资
  • 深度· 言論
  • 視頻

© 2023 SE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