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發展低空經濟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可以預期,隨著發展低空經濟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基礎條件的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低空經濟發展將乘勢而飛、前景可期。
從國家層面來看,中國中央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行業管理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大力支持低空經濟發展。2021年2月,中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概念寫入國家規劃,標誌著低空經濟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3年12月,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低空經濟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太、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未來,低空空域管理體制與政策法規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從地方層面來看,今年以來,中國已有近30個省份將發展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或出臺相關政策。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15個城市與企業攜手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計畫到2025年打造涵蓋低空飛行路線、低空應用示範區等多個領域上百個示範專案。此外,一些地方政府還建立了專門的產業基金,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基礎。
除了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外,中國低空經濟在基礎設施和技術能力方面也具備較好的發展條件。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動。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建成並登記通用機場449個、飛行服務站32個。同時,中國擁有超440條無人機航線,5G-A、人工智慧、衛星通信等技術也正被應用於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中國國內已有300多個城市啟動5G-A網路部署,一些城市正在探索基於5G-A網路的低空智聯網,為低空飛行器提供高速穩定的通信服務。另一方面,潛在技術優勢不斷釋放。中國在無人機、人工智慧、先進通信和材料等技術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發展低空經濟具有明顯的潛在技術優勢。特別是無人機技術已迅速趕上並在相關領域實現了技術引領,5G、北斗衛星導航、大數據等快速發展,為低空新型基礎設施和低空飛行器廣泛應用提供了技術支撐,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中國低空經濟發明專利申請量從2014年的852件快速增加到2023年的14134件。
隨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個性化旅遊、多樣化物流等需求日益增加,低空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呈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傳統市場需求穩步增長。低空經濟既包括傳統的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這些技術廣泛應用於工農業和服務業等領域,促進農林植保、電力巡檢等傳統通航作業穩步增長。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突破5000億元,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
新興市場潛力持續激發。除了傳統的工業、農業、服務業、交通物流等領域外,低空經濟的應用領域還將進一步拓展到應急救援、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環保監測等更多行業和領域,這些新應用場景將激發更大的市場潛力。其中,醫療救護、無人機配送等新業態需求呈現加速發展趨勢。根據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未來,隨著政策環境持續優化、技術水準不斷提升和市場需求持續釋放,中國低空經濟發展不僅可以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還將深刻改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為此,應強化低空經濟規劃統籌,加快構建低空經濟產業體系,不斷探索低空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