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10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船舶製造商通過里程碑式的集裝箱船交易鞏固人民幣在貿易中的使用 一家著名的中國國有造船商,以處於國家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核心而聞名,已經簽署了一項協議,這將有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同時進一步鞏固中國在集裝箱船製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於18日與全球最大獨立集裝箱船租賃船東加拿大Seaspan公司簽署合同,將建造6艘集裝箱船,每艘船的容量為13600TEU。據中國船舶集團發佈的消息,這筆訂單是首筆以人民幣結算的此類交易。消息還稱,“這是迄今為數不多的國外船東以這一支付方式直接與中國船企簽下的造船大單,對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
滬東中華是中國船舶集團的子公司,該公司表示,這些集裝箱船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可持續性和低能耗,預計在2026年至2028年之間交付。該公司還表示,使用人民幣結算將有助於滬東中華降低外匯風險、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還將降低船東的融資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通常來說,國際造船合同通常以美元結算。儘管人民幣尚未完全可兌換,但近年來中國已加大力度推動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根據全球最大的銀行間資訊服務機構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最新數據,8月份,人民幣是全球支付第四大活躍貨幣,份額為4.69%,而美元為49.07%。
從全球造船訂單來看,在中韓造船廠激烈的競爭中,中國已逐漸超越韓國。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10月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造船完工量363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8.2%;新接訂單量871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1.9%。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933億載重噸,同比增長44.3%。1-9月,以載重噸計算,中國占全球船舶完工量的55.1%、新船訂單量的74.7%、累計訂單量的61.4%。
來源:環球時報